谁写过关于观海的诗句(谁写过观海)

作者:古诗文 | 发布:2022-10-25 14:37:43 | 阅读:35

1.谁知道关于观海的诗句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月怀古——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关于观海的诗句

【年代】:魏晋 【作者】:曹操 【题目】:观沧海 【内容】: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年代】:南北朝 【作者】:吴均 【题目】:赠杜容成 【内容】: 一燕海上来,一燕高堂息。

一朝相逢遇,依然旧相识。 问我来何迟,山川几纡直。

答言海路长,风驶飞无力。 昔别缝罗衣,春风初入帏。

今来夏欲晚,桑扈薄树飞。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题目】:江楼夕望招客 【内容】: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月怀古——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描写"观海"的诗句有哪些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 张九龄 《望月怀远》

释义:一轮明月在海上升起,你我天各一方,共赏出海的月亮。

2.瀚海阑干百仗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释义: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3.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唐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释义:黄沙扬起茫茫一片,一直连接到天上。轮台到了九月狂风整夜地呼啸,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东汉 曹操《观沧海》

释义:日月的运行好象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象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请看,这就是大海的气魄,大海的胸怀。真是太壮观、太奇伟了。

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释义: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 李白 《将进酒》

释义: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

7.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宋 苏轼 《临江仙》

释义: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已的有限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

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 王之涣 《登鹳鹊楼》

释义: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4.写出登山或观海的诗句

1、有关“登山” 唐代诗人李颀有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山行--- 唐朝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古风----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晋•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宋•郭熙: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唐•司空图: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唐•王维: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韩愈: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唐•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唐•张锡: 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

唐•李白: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元•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2、有关”观海“的诗句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月怀古——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5.关于观海的诗歌

望月怀古——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观海年代: 唐 作者: 独孤及北登渤澥岛,回首秦东门。

谁尸造物功,凿此天池源。澒洞吞百谷,周流无四垠。

廓然混茫际,望见天地根。白日自中吐,扶桑如可扪。

超遥蓬莱峰,想像金台存。秦帝昔经此,登临冀飞翻。

扬旌百神会,望日群山奔。徐福竟何成,羡门徒空言。

唯见石桥足,千年潮水痕。

6.关于秋天观海的诗句

《观海》陈襄

天柱支南极,蓬山压巨鳌。云崩石道险,潮落海门高。客馆闻鼍鼓,秋风忆蟹螯。倚栏望乡墅,千里楚江拜皋。

《山海关陈职方邀登观海亭作》唐顺之

万里群山尽海头,谁筑关城控上游。巨灵劈山鬼鞭石,英雄作事与神谋。

水压蛟龙蛰深窟,陆断豺虎潜遐陬。司马分符来作镇,坐销奸宄护神州。

夜半鸣鸡空献计,橐中置人仍被搜。深秋邀我观海楼,水潦初清海雾收。

风恬浪细鱼鳞起,隔岸隐隐见东牟。。。。。。.

7.《观沧海》这首诗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六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

观 沧 海 (三国)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意: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注释: ①碣石:山名。碣石山有二,这时指的大碣石山。

一说即指今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 ②澹澹:水波摇荡貌。

③竦峙:耸立。 ④星汉:银河。

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

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赏析: 《观沧海》是曹操《步出夏门行》的首章。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

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歌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赏析中华古典诗歌理当知人论世。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八月,曹操借许攸之计,挥鞭北指,以少胜多,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是年九月,曹操在归途中登上碣石山(位于今河北省东亭县西南的大碣石山。

此山现已不存,相传已沉入大海),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即书,便有了《观沧海》一诗。

这首诗写景由近及远,由实到虚,动静结合,虚实并用,层次分明,状尽大海浩淼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实际上是极写诗人那如“沧海”般的情怀,抒发了诗人决心消灭所有残敌,誓统中国的壮志豪情。建议读者不妨在文本阅读在中,按照诗人畅怀独立大海之滨,“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抒发了什么”的创作思路来赏析这篇千古名作。

诗的正文可分三层: 诗的开头二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诗人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沧海,即大海,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向东登上碣石山,以便来把沧海观。”

这两句点出了诗人观望沧海的地点——碣石山,其中的“临”、“观”二字,传达出了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沧海,又可理解为英雄诗人对沧海桑田的感慨。

此时的曹操所向披靡,得胜而归,踌躇满志,意气昂扬,雄心勃勃,气吞山河,一副“得志才子”的形象(远非后来赤壁败战,失魂落魄的曹丞相所能比)。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 以下六句描写诗人凭海观景所见。

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此时的曹操看到的一切景象,都如同他此刻的心情一样美好。“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何:何其,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高高耸立。 竦,同“耸”,高。

峙:立。萧瑟:秋风吹动草木的声音。

洪:大。意思是“海水荡漾多么辽阔,山岛耸立于水的中间。

树木葱葱遍地生,百草繁密又茂盛。阵阵秋风瑟瑟响,激起大海滔天浪。”

沧海胜景,在凯旋班师的曹操看来,是多么的辽阔、何等的壮丽啊!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写的是俯瞰沧海的全景;“树木”、“百草”二句写的是静景,是近看所见之景,是特写;“秋风”、“洪波”二句写的是动景,是远观所见之景,描写先总后分,由近及远,一静一动,有力地刻画了大海的壮阔,为下文展开想像打下了伏笔。

下接四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为第三层。

诗人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星汉:指银河。

这四句的意思是“匆匆远行的日月,就好像出自大海之中,灿烂无比的满天繁星,就好像出自大海间。”这四句从两个“若”字看,虚写了作者的主观感受,即诗人看到海水汹涌浩荡所想像出的景象。

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既是乐府格式的附文,又巧妙地凸显了诗人直抒胸臆之笔,意思是“庆幸庆幸多庆幸啊,我吟诗作歌抒豪情。”

能远征到此,“临”碣石山,且有闲情逸致“以观沧海”,非胜利者莫能为之也。 《观沧海》这首诗的基调是苍凉慷慨,折射出曹操非凡的胸襟气度,诗中亦透露出些悲凉感慨之意,耐人寻味,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这首诗表象句句写景,实际句句抒情。境由心生,同样的景物入各人眼,经思考提炼成文字又是各个不同了。

诗人把自己远眺大海时涌上心头的那种豪情壮志寄寓在景物的描写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语),本诗很好的体现了写景诗的这一特点,堪称写景诗的上品,也应是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写景和我们作文写景状物的典范,很值得大家细品、学习和借鉴。

谁写过关于观海的诗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